为积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计划,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2025年7月6日大圣策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薪火赓续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梁明与马晓玲的带领下,深入走进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基层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注入青春活力。
访谈永梅村委书记,共谋乡村振兴良策
2025年7月7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薪火赓续实践队与永梅村委书记蒙财宇展开深入交流,探寻乡村振兴的“破局”之道。蒙书记返乡担任村委书记,带领永梅村从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发展成为全国特色乡村,书写了一段动人传奇。
乡村振兴,党政先行。永梅村不断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深入调研村情,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探索出“党建 + 合作社 + 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做到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推动乡村建设不断完善。
永梅村的蜕变,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也离不开村民的团结奋斗。正如蒙书记所说:“每一年都有进步,每一步都在发展。”相信他会继续带着党的初心与使命阔步向前,让特色产业更兴旺、民俗文化更鲜活、人居环境更优美。如今的永梅村,正带着“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荣光,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稳步前行。
展开剩余76%(图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薪火赓续实践队与永梅村委蒙财宇书记合影)
情系老党员大圣策略,慰问传递组织温情
2025年7月8日,“薪火赓续”实践队走进蒙峒古村,沿着古村小巷,为老党员们送去精心准备的慰问品,传递跨越岁月的牵挂与关怀。
在蒙聪堂爷爷家中,99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蒙爷爷1956年入党,从生产队到人民公社,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他始终扎根村委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直至七十多岁才退休。如今,他依然坚持学习党的知识、参加党员会议。谈及村里变化,蒙爷爷感慨万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大变样。以前是泥巴路,现在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安居乐业,这都要感谢党的正确领导。”
(图丨与蒙聪堂爷爷的合影)
另一位老党员唐妹仙前辈,曾担任妇女主任。在公社工作期间,她积极进取,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与担当。唐奶奶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无数家庭带来新生命的喜悦。即便在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夜晚,她也毫不犹豫地连续为三个婴儿接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党员担当。唐奶奶感叹国家发展迅速、政策落实高效:“从缺医少药的艰苦岁月到如今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乡村建设越来越好,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她还寄语新时代青年:“你们这些学生娃是祖国的希望,一定要好好学习,把知识学扎实,听党话跟党走,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
(图丨与唐妹仙奶奶的合影)
老党员是党史的亲历者、精神的传承践行者。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但初心未改。蒙聪堂爷爷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年近百岁仍心系党的事业;唐妹仙奶奶在工作岗位上勇担使命,用行动书写医者仁心与党员担当。他们见证了永梅蒙峒古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乡村振兴,亲身感受国家政策带来的福祉。他们的话语,既是对过往奋斗的回顾,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实践队队员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铭记嘱托,汲取前辈力量,以知识武装自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情暖老支书,关怀彰显青春担当
在连山壮瑶族自治县福堂镇新溪村,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薪火赓续实践队访谈慰问了新溪村老支书杨万凯,杨万凯老支书担任新溪村村委书记二十余载,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壮族八音传人。7月11日,实践队来到福堂镇新溪村开展支教实践活动时,得知杨万凯老支书生病住院的消息,实践队队员们来到病房看望杨万凯老支书。
杨老支书十分高兴队员们能再次来到新溪村,他回忆起去年与我们实践队共同开展支教活动的场景。同时,他也不忘关心新溪村孩子们的教育发展情况。杨万凯老支书虽然生病住院,但心系乡村教育,这份坚守与责任深深感染了实践队队员们。队员们表示,在接下来的支教活动中,将以杨老支书为榜样,秉承担当,传承老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新溪村发展和儿童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图丨看望杨万凯支书)
此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暑期三下乡之行,是探寻发展的赋能之旅,也是赓续革命薪火之行。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薪火赓续”实践队的队员们在行走中汲取奋进力量,于实践中明晰责任担当。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让“薪火”在传承中赓续,让青春在基层一线绽放光彩——以实干助力乡村振兴,用智慧浇灌民族复兴,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最绚丽的光彩。
(通讯员:梁明、李焙如、朱小茹)大圣策略
发布于:广东省领航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